神龙捕鱼
时政要闻
首页 / 党群之家 / 党建e家 / 时政要闻 / 时政要闻详情页

上海百姓笑迎上门服务党员

日期:2012-06-05

2011年以来,上海市民陆续发现,社区门口及单元楼道,都张贴了“组团式党建服务表”:公布服务党员名字、照片、工作电话、手机;更多市民,开门迎来走访的党员……

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走与不走大不一样。在去年28个街镇试点的基础上,上海目前已经在全市209个街镇、5000多个村居基层党组织普遍推行。

“基层党组织主动走访联系身边群众,居民区(村)党组织每年普遍走访一遍居(村)民家庭”,一年多来,党员共走访居(村)民789.7万户,户籍人口基本覆盖。收集建议、问题共34.58万条,问题解决率达90%,一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矛盾得到化解或缓解。

全覆盖走访如何做到

□划分服务块区3.35万个,包干负责,责任到人

□重点人群重点关注,同时建立“必访”制度

“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一直高度重视上海党组织的群众工作。

看到小区门口大红色“亮牌承诺”海报,城宁花苑居民孙佳懿用手机拍照留存,“方便有事儿的时候找他们”。有些单位还印制服务卡片、便民手册,将联系方式送到居民家。

一年多来,走访居(村)民789.7万户——“天文数字”般庞大的工作量如何做到?首先依靠划块明责。

建制完整的村和居民区,一般在1000户左右,多的超过2000户;即使在农村,群众工作的基础——“熟人社会”也在逐渐消失。基层党组织很难像从前那样对居民知根知底。为此,这项工作中,村按照100—150户或自然村,居民区按250—300户左右的规模,划分责任块区,以块区为单位开展走访。

上海共划分联系服务块区3.35万个,便于包干负责、责任到人。普陀区甘泉街道一位居委会干部说:“以前不是不想走,实在是摊子太大,力量太少,走不动。现在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块’,方方面面的力量大家一起走,这样难度就小多了。”

根据以往经验,村居党组织经常性保持联系的群众多为困难、特殊家庭,其它大部分家庭缺乏经常性联系。组团式党建要求做到兼顾一般与突出重点相结合:重点人群重点关注,同时进一步建立“必访”制度。

闸北区临汾街道、青浦区赵巷镇等规定,一般家庭“普访”1年不少于1次;重点家庭“必访”一季度不少于1次;特殊家庭“重访”每月不少于1次。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和社区志愿者成为服务骨干

□“每个月走访五六十户,一年走访五六百户居民”

即便是划分成小块区,在编制人员不足10人的村居党组织,要对应若干个居民区,超过千户以上的居民家庭,显然还是力不从心。

对此,上海通过组团聚力巧妙解决。一个块区内,村居专职干部、街镇联络员牵头负责,党小组长、楼组长(村民小组长)、群众活动团队负责人和党员积极分子担当骨干,派驻机构、专业社工、驻区单位成为协同力量。

组团聚力后,上海组团式服务的力量达40.39万人,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和社区志愿者成为了骨干。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辖区内的上海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和重型机器厂“四大金刚”整合进组团队伍,走访共建居民区;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工商所结合自身开展的“红盾行动”,加入到居民区服务团队,处理社区消费投诉,还与居民区干部一起取缔居民出租屋内无证盒饭加工点。

组团聚力,成倍地放大了工作力量,变村居党组织“独角戏”为区域党建资源共同参与的“大合唱”。闸北临汾街道居民区两委的全职工作人员加起来不到200人,对应2.9万户居民。如今成立18个核心团队、112个骨干团队和1758个基础团队,组团力量达4092人。

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冯小敏介绍说,以前有基层干部觉得基层人少事多,担心“走不动”,别“自讨没趣,没事找事”。有了组团聚力机制后,冯小敏曾到8个镇走访,基层干部对组团服务的热情和群众的欢迎让他感触很深,“党员和群众的互动充满生机”。

“我对社区的家底很清”,上海市党代表、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坚持每个月走访五六十户,一年走访五六百户居民。她告诉记者,社区1000多户她95%都上门拜访过,“直接联系听到很多心声,拉近距离,以后用‘心和感情’来做事,就容易多了”。

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阮顺红说,今年春节收到很多短信都删去了,但是来自联系的居民拜年短信却一直保留,“收到他们的短信很激动”。

走与不走大不一样

□走访听到的是最直接、最坦诚的声音,是科学决策的依据

□上海正研讨如何进一步规范组团式服务工作流程

许多基层干部反映:“走与不走大不一样”。

刚刚结束的上海市党代会上,党代表李明告诉记者,代表多次讨论组团式服务。领导干部感慨,走访中看到基层党员干部敬业工作,为百姓琐事尽心尽力,常常深受感动,“基层干部很好地实践着党的群众路线”。

金山区石化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恂说,我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基层党员干部这么全情投入,没想到居民群众这么信任欢迎,没想到老百姓没给我们出难题。

“不给这些干部开门,自己都不好意思。”“他们为我们服务,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难。”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对群众有感情、见真情,群众是会理解和欢迎的。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将虹镇老街项目改造重点户作为走访对象,上门之前,领导干部心存忐忑,担心群众给“脸色看”,没想到群众很欢迎。一路走下来,没有一户居民将他们拒之门外,干部都感慨“群众为自己上了生动的一课”。

群众也在校验: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一社区居民根据公布联系方式试探性地发出诉求信息,很快得到反馈。

干部得到锤炼:有的年轻干部一时不被居民理解,当场被气哭。受累受委屈没事儿,不能遗漏一户家庭。党员干部常利用下班、周末业余时间走访,用热情打动居民。杨浦区安图医院的一位党员参加长白街道走访,有一户他放弃双休日休息、等候数次才得以进门。

在上海,组团式走访已解决18万多个问题,其中,由块区、村居层面自行解决的占80.9%,提交到街镇及以上部门协调解决的近20%。这体现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原则。据统计,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后的信访量明显下降,还集中化解了一批突出矛盾,全市化解市、区挂案的重大矛盾444起。

冯小敏说,走访听到的是最直接、最坦诚的声音,它是基层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依据。对于群众的建议,要求事事有回应,不能冷了群众的心。全市街镇收集的问题和建议中,建议类占38.4%,共12.5万条。可以说在问需于民的同时,做到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来自市委组织部的信息显示,上海正研讨如何规范组团式服务工作流程,落实问题处理的责任制,“要求和问题不能泥牛入海”。今年,组团式党建服务的工作将在机关和公务员工作测评考核中进一步得到体现。同时还将扩大组团式服务的覆盖面,在已经基本覆盖户籍人口的基础上,覆盖到上海的外来人员。

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刘靖北认为,对于执政党而言,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就是联系服务群众,组团式服务的意义是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普遍走访联系让党建工作“进户头,见人头,入心头”,深入社会,落地生根。刘靖北认为,上海的组团式服务工作扎实,可持续。上海建立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使基层党建“有队伍、有资源”,也是有价值的党建创新,有利于这项群众工作长久地开展下去。